水调歌头的典故名句(苏轼水调歌头名句)
1.苏轼水调歌头名句
但愿人长久, 千里共婵娟
名句赏析
词的最后说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“婵娟”是美好的样子,这里指嫦娥,也就是代指明月。“共婵娟”就是共明月的意思,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《月赋》:“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,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,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,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。“但愿人长久”,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;“千里共婵娟”,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。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。古人有“神交”的说法,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,不能见面,却能以精神相通。“千里共婵娟”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!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,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、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,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。王勃有两句诗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意味深长,传为佳句,与“千里共婵娟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另外,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说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许浑的《秋霁寄远》说:“唯应待明月,千里与君同。”都可以互相参看。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,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。正如词前小序所说,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(字子由)的怀念之情,但并不限于此。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,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。
2.水调歌头用了那些典故,领悟诗中意境,作者情感
苏东坡《水调歌头》这首词脍炙人口,古今传唱: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宋人胡仔说“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尽废。”(见《苕溪渔隐丛话.后集》)实不为过誉。笔者愿把所知词中几处典故说出来,与诸网友交流、探讨,以期共同提高。
一、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”是化用李白诗《把酒问月》句:“青天有月来几时,我今停杯一问之”。
二、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出自唐人传奇《周秦行纪》(托名牛僧儒所作)。其中有诗云:“香风引到大罗天,月地云阶拜洞仙。共道人间惆怅事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”
三、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脱胎于石曼卿以李贺诗句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为出句的对句“月如无恨月长圆。”
四、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化用了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绝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以及许浑《怀江南同志诗》:“惟应洞庭月,万里共婵娟。”
3.《水调歌头》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,即使相隔千里,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(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)
“婵娟”是美好的样子,这里指嫦娥,也就是代指明月。
苏轼通过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,不管相隔千山万水,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。现在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。
扩展资料:
《水调歌头》是苏东坡创作盛年的杰作。这首中秋词神游天地逸兴焕发,又情思满溢,近千年来人们反复吟咏,咀嚼虽各得所味,然许以词中珍品,仙品,却为历代之共识。
作词这一年,苏轼已在密州两年,而他的弟弟苏辙在齐州,他们已有六七年没有见面。中秋之夜,苏轼和客人在超然台饮酒赏月,通宵欢饮,豪兴大发。望月思亲,赋词放歌,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这位“诗仙”旷逸的性情和深邃的人生思考。
文学赏析:
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,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。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,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、亲人千里、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,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,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,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,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
4.苏轼水调歌头名句
但愿人长久, 千里共婵娟名句赏析 词的最后说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“婵娟”是美好的样子,这里指嫦娥,也就是代指明月。“共婵娟”就是共明月的意思,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《月赋》:“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,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,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,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。“但愿人长久”,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;“千里共婵娟”,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。
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。古人有“神交”的说法,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,不能见面,却能以精神相通。
“千里共婵娟”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!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,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、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,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。王勃有两句诗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
意味深长,传为佳句,与“千里共婵娟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另外,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说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
许浑的《秋霁寄远》说:“唯应待明月,千里与君同。”都可以互相参看。
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,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。正如词前小序所说,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(字子由)的怀念之情,但并不限于此。
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,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。
5.水调歌头的明句
如果说名句就是后来人引用得多,而有名,全诗几乎都算。相对来说,频率更高的有: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——这句日常引用就很多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——王跃文有以此句为名的小说。
高处不胜寒——几乎是成语!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——这两句更不用多说。
全诗是: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安琪文化网 » 水调歌头千古名句